简介:微信小程序带火了很多小游戏,例如去年冬天刷爆朋友圈的“跳一跳”。但最近一款AI科技的小游戏也在朋友圈火了起来。7月18日,谷歌发布了首款微信小程序——猜画小歌,游戏一上线便被大家广泛传播。“猜画小歌”的玩 ...
微信小程序带火了很多小游戏,例如去年冬天刷爆朋友圈的“跳一跳”。但最近一款AI科技的小游戏也在朋友圈火了起来。7月18日,谷歌发布了首款微信小程序——猜画小歌,游戏一上线便被大家广泛传播。“猜画小歌”的玩法也十分简单,即玩家画画、AI猜词。系统出一个关键词,玩家在20s内画出关键词的描述物品,AI答对了,则进入下一题。AI答对所有新词后,玩家等级上升,游戏自动解锁下一级的新词,重复这个过程玩家可以一直画下去。“猜画小歌”作画过程中没有颜色和笔触大小可以选择,20s的时间还极其考验个人的反应能力以及作画的发挥。但是由于谷歌AI答对的概率比较高,深得玩家的心意,甚至有人表示“Google AI让我获得对画画的自信”。
这一点就十分值得考究了,毕竟“猜画小歌”的游戏规则并不复杂,微信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小游戏,但是都没有能像这次“猜画小歌”一样在社交平台上刷屏。据谷歌官方介绍,“猜画小歌”背后的技术来源于计算机视觉和神经网络,该网络囊括超过5000万个手绘素描的数据库,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谷歌 AI能哄得各种“灵魂画手”的欢心了。这只是计算机视觉在娱乐方面的小小表现。除此之外,近年来计算机视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人脸识别解锁、美颜、图像分类等方面,能量的强大超乎想象,例如视频通话中识别出通话者的朋友并加上对应的标签,还能帮助识别人类眼底诊断图像上的早期糖尿病症状。 
目前,通过数据分析,计算机视觉识别图像中的物体已经变得轻而易举,但是要识别一些难以分类的物体却并不简单,比如:人类的手写笔迹。得益于“神经网络”技术,计算机在视觉识别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跨越,可能你随意涂鸦出的一团长着耳朵的墨迹,计算机就能判断出来可能是一只熊猫。这次谷歌发布的“猜画小歌”,也让更多的人轻松接触到高端的计算机视觉、神经网络技术,并且由于这种交互差异,让用户在和AI交流中,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交集点。例如,即使画出“四不像”也能被AI猜出来,这些趣味横生的萌点也成为了用户主动分享的契机,同时展现了AI人性化的一面。 
可能这次“猜画小歌”能够在社交圈爆发,是基于微信小程序用户已经超6亿,本身的社交关系就比较强大,但更多的是依托于AI技术的日益成熟,打开了社交的缺口。在未来,AI的应用将更为广泛,也将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。 界动原创出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!欧界传媒 | Jie Media六年专注有深度的互联网世界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巅云官方发声,对观点有疑义请先联系作者本人进行修改,若内容非法请联系平台管理员,邮箱2522407257@qq.com。更多相关资讯,请到巅云www.yx10011.com学习互联网营销技术请到巅云建站www.yx10011.com。 |